中心简介
您当前的位置 : 烟台核电研发中心 >> 中心概况 >> 中心简介

  2016年,由烟台市政府主导,中国广核集团、中国核工业集团、国家电力投资集团、烟台台海集团等单位按照国务院批复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规划建设烟台核电研发中心”要求,共同举办新型科研机构——烟台核电研发中心(以下简称“研发中心”),11月29日正式成立。2017年8月,国家能源局批复山东省发改委同意烟台市以研发中心为依托建设国家级核电产业技术创新平台。2018年5月和9月,研发中心先后当选中国能源研究会核能专委会副主任单位,山东省新能源产业协会副理事长单位。2021年4月,中国核学会核能综合分会在烟台成立,研发中心当选理事长单位。

  研发中心按照“政府主导、企业牵头、社会参与”的创新方式,民办非企业法人机构的创新模式组建,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定位为核能全产业链技术研发及成果转化的专业化共享平台。研发中心旨在通过创新的模式、灵活的机制,建立开放的产业和技术协同创新机制,增强创新主体动力和行业创新活力,充分发挥政府的政策引领、核电集团的市场和技术引领作用,合理配置创新资源,实现科研成果就地工程化、产业化,打造“立足烟台、带动山东、辐射全国、走向世界”的核电领域科技创新平台,成为国家和三大核电集团现有科研创新和产业化体系的重要补充。

  研发中心通过中心参股、企业控股、统一命名、矩阵式管理的方式设立了18家研究院,围绕基础材料研发应用、环境保护与三废处理、核级材料与核心装备、新能源技术、核能综合利用、核安全与辐射防护、核电产业信息化服务、海上新能源行业海洋综合服务等领域开展业务。先后申报国家、省市、行业协会、核电集团课题近50项,已签订或达成委托意向的课题21项,已明确科研经费的有10项,共计8200余万元。《新一代压水堆核岛用钢及临氢化工大单重特厚板项目》等3个研发课题列入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4个科研课题纳入“华龙一号”国家重大专项课题,《核电厂MSR高效换热器的开发与验证》等11项科研课题通过国家能源局评审,承担的山东省《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海洋能源综合利用》《海洋生态环境影响研究》《山东核能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山东烟台核应急能力体系建设研究》等课题的编制任务,以及《核电厂核安保领域实物保护系统关键技术及设备国产化研究》《核电厂运行许可证延续论证关键技术研究(第二阶段)》等三大核电集团多项科研课题。

  除课题外,研发中心直接参与并推动多个高端科技产业项目落地烟台。协调推动中核集团下属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和山东恒辉集团等企业联合成立原科恒辉技术有限公司,在莱山区建设总投资1.2亿元的辐照加速器生产基地;联合恒辉集团、东方电气、中广核集团共同开展核电汽水分离再热器(MSR)翅片管自主化联合研发工作,该技术将填补国内空白;由烟台众创能源装备技术研究所建设的先进核能装备综合模拟实验平台,是全球唯一全尺寸模拟核电厂一回路波动管和T型三通道内部实际流动与传热现象的大型台架,将围绕核电在建在运机组安全运行和未来延寿,解决一批卡脖子的关键技术问题;研发中心积极与核电集团或其主设备供应商沟通,推荐台海集团、金润消防、艾森等核电装备制造企业参与招投标。

  研发中心充分发挥资源整合与合作交流平台作用,与国家能源局、科技部、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国家部委,山东省发改委、工信厅、科技厅、能源局等政府部门,叶奇蓁、于俊崇、李冠兴等院士专家,中国核能行业协会、核学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等行业协会,清华大学、哈工大、山东大学、上海交大、青岛海洋所等科研院校,以及多家产业链相关企业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积极配合烟台市政府举办了六届核电产业链高峰论坛、承办了第十四届中国(烟台)国际核电工业及装备展览会、中国核学会核能综合利用分会成立大会暨零碳绿色发展高层次人才论坛,在北京参加了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核工业展览会和第十三届中国国际核电工业及装备展览会等活动,助力烟台市打造“中国核能产业新城”和“国家清洁能源示范市”城市名片。

  烟台核电研发中心,面向全国核电市场,建立开放的产业和技术协同创新机制。统筹创新平台建设布局,合理配置创新资源,增强创新主体动力和行业创新活力。实现科研成果就地工程化、产业化,打造“立足烟台、带动山东、辐射全国、走向世界”的中国核电产业技术创新平台。

烟台市莱山区山海路117号内一号烟台总部经济基地 联系电话:0535-3973122

版权所有 ©2024 烟台核电研发中心 鲁ICP备17042634号-1
技术支持:胶东在线网站